向“新”求“質”,推動新時代國防動員轉型發展
3月5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他所在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指出,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基本路徑。國防動員領域如何向“新”求“質”,推動新時代國防動員轉型發展?記者就此采訪了省國防動員辦公室主任李航。
記者:國防動員體制改革落地后,江蘇省國動辦是如何向新而行、破題攻堅的?
李航:轉型發展,需要破舊立新。省國動辦組建以來,以“科技賦能+制度創新”雙輪驅動,通過完善法規保障、優化資源配置、深化軍地協同,推動新質生產力同新質戰斗力高效融合、雙向拉動,預案編制、數字動員等工作走在全國前列。我省國防動員工作之所以起步就能取得突破,得益于緊緊抓住了科技創新的著力點,因地制宜加快推動網電體系、數字動員等信息化建設,國防動員網絡化、信息化、數字化保障能力不斷夯實,基礎支撐和賦能增效作用日益凸顯。
記者:面對風起云涌的科技創新態勢,您認為新時代國防動員該如何更好地“擁抱”新質戰斗力?
李航:在新質生產力的論述中,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科技創新這個關鍵。未來戰爭,只有打牢科技動員基礎,把最先進的創新科技成果集聚于動員領域,才能在戰場上增添更多制勝優勢。地處科技資源富集、產業基礎雄厚的江蘇,我省國防動員部門在提升新質戰斗力方面具有顯著優勢。推動新質生產力和動員戰斗力有機融合,需要持續做實做好“高”和“新”兩篇文章,在推動新質生產力與新質戰斗力高效銜接、資源共享上下功夫見成效,以達到“攥指成拳、合力致勝”的目標。
記者:您認為優質行業資源在推進國防動員高質量發展中承擔著怎樣的角色?
李航:3月7日下午,習近平出席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代表團全體會議時指出,完成我軍建設“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離不開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大體系支撐。要強化軍地合力,用好地方優勢力量和資源。面對轉型發展的歷史機遇,各級優質行業資源應積極探索人工智能在國防動員工作中的深度應用,重點突破大數據、AI技術等在國防動員領域的融合運用,通過“數改智改”強化軍地協同和人才支撐,構建具有江蘇特色的新質戰斗力生成模式,為實施快速動員、精準保障打下堅實基礎,為全國國防動員體系高質量發展提供示范。